前瞻经济学人 让一部分人先抓住趋势

打开APP

前瞻基因产业全球周报第105期:国内首个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获批 Illumina赢得华大诉讼

olivia chan

1

1

1

国内首个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获批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中关村生物医药企业博雅辑因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病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ET-01的临床试验申请。作为国内没有先例的创新型疗法,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申请,也是首个获批的造血干细胞产品临床试验申请。 

Illumina宣布赢得了华大基因及其英国附属公司专利侵权诉讼

1月20日,Illumina宣布赢得了针对中国华大基因(BGI)及其在英国的几家附属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据悉,英国高等法院大法官庭专利法庭认定,BGI附属公司MGI Tech和拉脱维亚MGI Tech侵犯了Illumina的四项专利,涉及合成化学测序,包括可逆终止剂和标记核苷酸。法院认定,华大基因的StandardMPS和CoolMPS technologies侵犯了三项专利,StandardMPS另外又侵犯了一项。法院认定这四项专利有效,第五项专利无效。

1

纽福斯生物眼科基因疗法临床申请获受理

1月1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纽福斯生物眼科基因疗法NR082眼用注射液(NFS-01项目)在申报临床试验并获得受理。此前,NR082曾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ND4突变引起的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简称LHON)。据悉,NR082是纽福斯生物开发的第一款候选药,此前已完成全球大样本量LHON基因治疗临床试验。

津产新冠试剂盒率先进入“促进创新诊断方法基金会”全球采购目录

近日,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天津鸿宇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IgM/IgG/中和抗体三联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及其他两款抗原检测试剂均取得CE认证,正式进入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官网公示的《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标志着这三款产品进入商务部白名单,可出口国际市场,为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贡献中国力量。

迁安英诺特捐赠价值850万元检测试剂盒助力抗疫

1月22日,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向河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0万人(份)、价值约850万元的检测试剂盒,助力河北抗击疫情。据悉,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体外诊断试剂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销售的优生优育、呼吸道、消化道、性病、传染病等五大系列产品全部为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美国多地自动售卖机将出售新冠检测试剂盒

据报道,美国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将推出备有家庭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自动售货机,检测费用为149美元一次。据了解,这种自动售货机1月开始在美国的主要城市出现,包括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和达拉斯,提供紧急使用授权的快速抗原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唾液检测。该唾液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9%,而且附有联邦快递预付运费标签,可送至该公司的合作实验室,48小时内可得到结果。

美国ITC正式对加巴喷丁免疫测定试剂盒和试纸启动337调查

1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加巴喷丁免疫测定试剂盒和试纸及其组成和方法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239)。据悉,2020年12月2日,美国ARK Diagnostics, Inc. of Fremont, California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基因药物公司Neurogene与爱丁堡大学宣布开展研究合作

1月19日,旨在为受罕见神经疾病影响的患者和家庭带来改变的基因药物公司Neurogene Inc.与神经发育疾病生物医学和转化研究领域领导者爱丁堡大学宣布开展研究合作,以推进多平台方法的开发,实现下一代基因疗法。根据合作条款,Neurogene将为Stuart Cobb博士在爱丁堡大学的实验室提供资金支持,Neurogene有权按照商定的经济条款许可任何适用的知识产权。

基因疗法公司ViGeneron与第一三共达成研究合作

1月18日,基因疗法公司ViGeneron宣布与第一三共开展研究合作,双方将利用其专有的、经过改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用于传递一种新型治疗性蛋白,以期开发一种治疗常见眼科疾病的基因疗法。据悉,这项vgAAV技术可以通过玻璃体注射实现靶细胞的高效转导,从而有效的实现其侧向扩散,并将传统的视网膜下注射引起的附带损伤风险降至最低。

基因治疗公司DiNAQOR宣布收购心脏组织技术平台EHT Technologies GmbH

1月19日,基因治疗公司DiNAQOR宣布已收购德国工程心脏组织(EHT)技术平台公司EHT Technologies GmbH。交易的财务条款没有披露。DiNAQOR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ohannes Holzmeister博士表示:“EHT Technologies专有的hiPSC平台用于疾病建模,是对DiNAQOR研发工作的完美补充,并使公司在开发治疗心脏疾病创新方法的能力得到提升。”

生物技术公司RoosterBio与Sartorius达成合作,推进细胞和基因药物制造

近日,生物技术公司RoosterBio宣布与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行业国际领先合作伙伴Sartorius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项合作旨在利用两家公司的同类最佳解决方案来推动再生医学领域的hMSC生产规模化,从而显著减少流程开发工作,实现供应链的产业化,并加速突破性细胞再生治疗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此外,两家公司都力求运用这项合作取得的数据提供共同学习和发展机会,以支持成长中的细胞和基因治疗行业。

勃林格殷格翰与克睿基因合作开发新型AAV载体

勃林格殷格翰和苏州克睿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睿基因)1月18日宣布了一项合作,将通过克睿基因专有的VELPTM平台开发新型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用于下一代基因治疗。这项新的合作将勃林格殷格翰在疾病机制研究和基因疗法开发方面的经验与克睿基因在病毒库构建和高效体内AAV筛选方面的专长相结合,从而为患者提供潜在的更为安全高效的新型AAV血清型。

Orchard Therapeutics与GenPharm Services和GEN签订独家协议

1月19日,基因疗法公司Orchard Therapeutics宣布,计划通过与GenPharm Services和GEN两家在罕见遗传病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制药公司签订独家协议,扩大公司在中东和土耳其的商业影响力。同时通过此次合作让住在中东和土耳其的患者在欧洲合格治疗中心接受Libmeldy治疗。

基因编辑公司Editas Medicine宣布公开发行普通股定价

1月21日,基因编辑公司Editas Medicine宣布,承销发行3,500,000股普通股定价,以每股66.00美元的的公开发行。在扣除承销商折扣和佣金以及估计的发行费用之前,预计此次发行的总收益约为2.31亿美元。此次发行的所有股份将由Editas Medicine出售。预计此次发行将于2021年1月25日前后结束,但须符合惯例的成交条件。

1

研究人员发现首个X连锁的精子鞭毛畸形致病基因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锋教授团队开展国内外多中心合作,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结合基因编辑的小鼠模型,揭示了首个X连锁的MMAF致病基因CFAP47。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

《自然》子刊:发现人类大脑进化的基因证据

近日,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进化中重要遗传步骤的证据,这一发现显示,在鱼类祖先身上的发生的遗传事件至今仍人类大脑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大脑中大量存在的表观遗传控制系统——非cg DNA甲基化,首次出现在最早的脊椎动物身上。而非cg甲基化能够打开和关闭控制大脑功能的基因的DNA。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

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攻击胶质母细胞瘤

1月24日获悉,来自耶鲁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和耶鲁癌症中心的遗传学助理教授Sidi Chen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先进的基因编辑和筛选技术,可以为癌症免疫治疗寻找新的靶点。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表示,在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中,使用含有这些基因靶点修饰的T细胞可以让肿瘤生长变慢。而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特别难以治疗的脑癌。

CRISPR/Cas9可作为调节开关调节基因活性

近日,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证据,表明广泛使用的基因切割系统CRISPR-Cas9还有另一种作用,作为CRISPR-Cas9基因的自我调节开关。它调低或调弱CRISPR-Cas9活性的作用,可能会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用于研究目的的细胞基因工程新方法。具体来说,这些研究人员在CRISPR-Cas9系统中发现了一个基因,当失活后,它会导致这种基因编辑系统在细菌中的活性急剧增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上。

G6PD缺乏症,根因是远离活性位点的基因突变

一项新研究发现,全世界约4亿人的血液疾病,已经令一些人患有的黄疸、红细胞破裂,原因都是缺乏一种酶。研究发现,部分远离活性位点的基因突变,会导致用来稳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形状的氨基酸链断裂,使得这种酶缺失。这种酶的作用是去除红细胞中化学活性强的有害含氧分子,如过氧化氢,将其转化为水和其他低活性物质。研究于1月18日发表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研究识别出与乳腺癌风险有关的多个变异基因

近日,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女性中开展的两项大型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识别出了与乳腺癌风险有关的多个变异。来自妙佑医疗国际团队研究发现,携带BRCA1和BRCA2致病变异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尤其高,是普通女性的7.62倍和5.23倍。剑桥大学团队研究发现有5个基因的蛋白截短变异与乳腺癌风险显著相关:ATM、BRCA1、BRCA2、CHEK2和PALB2。相较于普通女性,影响程度从ATM变异的2.1倍风险至BRCA1变异的10.57倍风险不等。相关研究发表在《NEJM》上。

研究发现RNA结合蛋白靶位点失调是精神疾病风险的重大影响因素

据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Olga G. Troyanskaya、Christopher Y. Park等研究人员合作,通过RNA结合蛋白靶位点失调的全基因组图谱揭示出对精神疾病风险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相关论文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尽管精神疾病有很强的遗传基础,但潜在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未确定。

科学家发现新的基因突变影响牛皮癣发病风险

据悉,在迄今为止一次规模最大的关于牛皮癣的基因解码研究中,美国安阿伯密歇根大学的基因解码研究人员发现了与牛皮癣相关的新的基因突变,这使牛皮癣相关的基因突变总数达到60多个。这些发现揭示了牛皮癣深层的基因致病因素,并指出该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如何运行的。

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能直接揭示细胞内基因组序列和结构的新技术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In situ genome sequencing resolves DNA sequence and structure in intact biological sampl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将DNA测序从测序仪中“提取”了出来,并直接应用到细胞中,揭示了细胞基因组的全新视角。据悉,这种新方法能将DNA测序技术与显微镜相结合,从而精确地确定完整细胞内特定DNA序列的位置。

马耳他岛渐冻症患者不存在常见的基因突变

一项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进行的研究,出现了惊人的结果。科学家发现,这里的渐冻症(ALS)患者和其他地方的患者,在关键DNA上有巨大差异。研究于1月7日发表在《自然》旗下刊物《欧洲人类遗传学杂志》上,通讯作者为马耳他大学高级讲师考奇(Ruben J. Cauchi),文章标题为“Genetic analysis of ALS cases in the isolated island population of Malta”(马耳他孤岛上的ALS病例人群遗传分析)。

NOTCH3基因突变会导致65岁后中风风险升高

盖辛格医疗中心的一项研究,成功找到了和中风有关的遗传学因素。NOTCH3基因的变异,增加了中风风险。研究于去年11月9日发表在《中风》杂志上,文章标题为“Cysteine-Altering NOTCH3 Variants Are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NOTCH3基因的半胱氨酸突变是老年人中风的危险因素),通讯作者为血管神经学家赞德(Ramin Zand)和奥伯斯坦因(Saskia A.J. Lesnik Oberstein)。

1

专注感染性疾病基因检测,杰毅生物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

据悉,杰毅生物已于近日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辰德资本领投,前海母基金等跟投,比邻星创投、普华资本、体外诊断资深产业人士等原股东均追加投资。融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感染线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报证、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商业化应用战略的推进。据悉,杰毅生物是一家以高通量测序(NGS)和基因编辑(CRISPR/Cas)为技术平台,致力于感染性疾病领域基因检测的科技公司。

赛默飞世尔5.5亿美元收购Mesa Biotech

日前,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宣布以约4.5亿美元的现金和1亿的里程碑付款收购Mesa Biotech。据悉,Mesa Biotech是一家私人控股的分子诊断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该公司主要开发并销售了基于PCR的传染病快速即时检验平台,包括SARS-CoV-2(COVID-19)、A型和B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A群链球菌。该公司约有500名员工,2020年报告的收入约为4,500万美元。

1

新冠试剂盒龙头公司之江生物登陆科创板

据交易所公告,之江生物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88317,发行价格43.22元/股,发行市盈率189.85倍。公司在招股书中对业绩的大幅提升做了解释,一是以新冠检测试剂盒为代表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分子诊断仪器销售规模均取得了大幅增长,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收入达到86959.08万元,其中新冠检测试剂盒销售收入为75639.20万元,分子诊断仪器收入达到27180.84万元,以核酸提取试剂为主的主营业务-其他收入达到26359.10万元。

1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主要上市代表企业发展态势较好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主要上市代表企业有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和贝瑞基因。2015-2020年Q1迪安诊断营业总收入呈逐年攀升态势,且远高于其他企业,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84.5亿元,稳坐行业龙头老大;华大基因营业总收入也保持增长态势,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28.0亿元,仅次于迪安诊断;贝瑞基因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16.2亿元;达安基因近4年营业总收入连年下降,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11.0亿元。

1

贝瑞、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毛利率水平较高,迪安诊断略低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主要上市代表企业有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和贝瑞基因。2015-2020年Q1期间根据行业主要代表上市企业毛利率数据来看,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毛利率较高,盈利空间较大。贝瑞和华大基因毛利率水平略高于达安基因和迪安诊断,平均基本保持在50-60%;达安基因和迪安诊断平均基本保持在30-40%,近两年达安基因毛利率保持增长,2019年基本达到贝瑞、华大基因毛利率水平。

1

1

中国基因检测产业链全景分析报告

2020-2025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0-2025年中国基因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0-2025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

2021-2026全球及中国动脉采血试剂盒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阅读全文
打开APP,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提问研究员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我要提问
1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2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3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4

App文章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