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 紧跟行业趋势,免遭市场淘汰

打开APP

南大突破下一代显示瓶颈!手性热延迟荧光材料和圆偏振器件研究获进展

Evelyn Zhang

利用手性发光材料制备圆偏振OLED(CP-OLED),在3D显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具有圆偏振发光性质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CP-TADF)材料和圆偏振OLED(CP-OLED)的探索,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而近期,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佑轩教授课题组就在这一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于1月20日将成果发表在了《Angew. Chem. Int. Ed.》上。

折叠屏

据悉,该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手性发光材料——CP-OLED性能的研究。这一过程中获得的系列创新性成果涵盖:手性铱配合物 、手性铂配合物、手性热延迟荧光材料和手性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螺旋结构的多肽化合物、手性钙钛矿对映铁电体、手性晶态复合材料等。

在具有高器件效率的CP-TADF材料方面,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手性热活化延迟荧光螺芴分子—OSFSO。采用OSFSO为发光材料的OLED器件展现了良好的外量子效率和较低的效率滚降,其电致发光不对称因子(gEL)稳定在3×10-3,最大外量子效率可达20.0%,而当亮度为1000 cd/m2 时,其外量子效率依旧可达19.3%。

上述研究题为““Chiral Spiro-Axis Induced Blu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 for Efficient Circularly Polarized OLEDs with Low Efficiency Roll-off””。


阅读全文
打开APP,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联系我们

官方服务热线

研究报告订购热线:400-068-7188

产业规划项目热线:400-639-9936

客服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提问研究员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我要提问
1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2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3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4

App文章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