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 让一部分人先抓住趋势

打开APP

1天5篇Nature论文:来自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

生物世界

作者|生物世界   来源|生物世界(ID:ibioworld)

2021年1月27日,最新一期 Nature 上线,来自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发表了5篇研究论文。

2021年1月27日,云南大学毕顺东教授、John R. Wible教授、王军有等在 Nature 在线发表了题为:A monotreme-like auditory apparatus in a Middle Jurassic haramiyidan 的研究论文【1】。

该研究基于对哺乳动物中耳听小骨连接关系的新发现,提出叠覆型砧骨-锤骨关节是中耳听小骨与下颌脱离的关键一步,解决了哺乳动物中耳和听觉演化研究中存在已久的难题。

1

2021年1月27日,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严健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兵教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Jussi Taipale教授团队合作,在 Nature 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analysis of binding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noncoding variants 的研究论文【2】。

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成功利用SNP-SELEX技术,分析人类基因组中近10万个常见的非编码位点突变对270个转录因子蛋白质结合的影响。研究成果为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项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2

2021年1月27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沈宏杰青年研究员和牛津大学Ludwig肿瘤研究所的Yang Shi教授合作,在 Nature 在线发表了题为:METTL3 regulates heterochromatin in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的研究论文【3】。

该研究发现METTL3通过调控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IAPEz(intracisternal A-particles,IAP)亚群上的异染色质状态,进而抑制IAPEz元件转录。

3

2021年1月27日,宾夕法尼亚大学任德建教授、Alice S. Chen-Plotkin、Kelvin C. Luk团队等合作,在 Nature 发表了题为:A growth-factor-activated lysosomal K+ channel regulates Parkinson’s pathology 的研究论文【4】。

该研究研究发现TMEM175会与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 (AKT) 形成通道复合物,从而感受胞外生长因子,从而将胞外信号分子与溶酶体功能联系起来。该研究揭示了胞外生长因子调控溶酶体的分子机制,而该机制的重要病理功能在于参与神经退行。

3

2021年1月27日,加州理工学院蔡龙团队在 Nature 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spatial genomics reveals global architecture of single nuclei 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DNA seqFISH+技术,并结合多重免疫荧光和RNA-seqFISH的空间多模式方法,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内的染色体结构、核体、染色质状态和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3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137-z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211-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210-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185-z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126-2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物世界(ID:ibioworld)


阅读全文
打开APP,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提问研究员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我要提问
1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2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3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4

App文章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