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从南极洲提取的冰芯中发现了黄钾铁矾矿物的证据。
早在2004年,机遇号在火星发现了黄钾铁矾矿物,并且含量丰富。这一发现引起了NASA和世界各地极大的关注,因为先前的研究表明,水一定是黄钾铁矾形成的原因。
黄钾铁矾在地球上很少发现,通常出现在暴露在空气和雨水中的采矿废物中。此次在南极发现的黄钾铁矾颗粒极小,比一粒沙子还小。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矿物质是在含有少量灰尘的冰袋中形成的。
相反,在火星上发现的黄钾铁矾含量丰富,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火星表面大量的灰尘造成的。
火星上黄钾铁矾的发现使得科学家纷纷提出理论来解释起源。一些人认为它可能是在水蒸发后留下的。其他人认为火星可能在几十亿年前被一层巨大的冰层覆盖,而黄钾铁矾可能是在冰穴中形成的。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发现的黄钾铁矾颗粒有明显的裂纹,但没有锐利的边缘,这表明它们是在冰川内的小块区域受到化学侵蚀而成的。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表明,黄钾铁矾在火星上以同样的方式形成。”
研究人员称希望利用南极冰核研究古代火星的冰沉积物是否为其他矿物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黄钾铁矾表明冰川不仅仅是陆地“雕刻机”,可能对火星的化学组成也有贡献。“这只是将南极深处冰层与火星环境联系起来的第一步。”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70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