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患者的免疫反应失调是影响症状和死亡率的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然而科学界对相关免疫细胞的详细了解还并不完整。
为快速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难题,我国四十多家医院大学和研究机构在2020年5月自发组建了“新冠肺炎单细胞研究中国联盟”,旨在协同建立新冠肺炎单细胞转录组大队列大数据。中国新冠肺炎单细胞研究联盟的成员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广州生物岛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此次研究共有19位通讯作者,研究阵容空前强大。王福生院士、王红阳院士、卞修武院士的团队亦加盟其中。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3日在《细胞》线上发表。研究题为《COVID-19 immune features revealed by a large-scale single cell transcriptome atlas》(大规模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揭示的COVID-19免疫特征)。
研究团队将单细胞RNA测序应用于196名COVID-19患者和对照组的284份样本,并创建了146万个细胞的综合免疫景观。数据集之庞大使研究团队能够精确研究不同的外周免疫亚型变化与COVID-19的多个不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包括年龄、性别、严重程度和疾病阶段等。
相比于传统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研究团队在不同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类型中均发现了SARS-CoV-2的RNA,伴随着病毒阳性细胞内转录组的戏剧性变化。外周血中的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可能是严重患者中经常观察到的细胞因子风暴的原因。
研究团队借助庞大的数据,创建出的COVID-19综合免疫景观,为理解COVID-19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揭示新冠肺炎发病机制和免疫学特征的领域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