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纽约市COVID-19疫情爆发的第一波期间,只有五到七分之一的病例出现症状。研究小组发现,无症状病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传播,至少占推动新冠病毒感染的50%。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10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当COVID-19疫情在美国蔓延时,研究人员注意到,很难估计感染新冠的人会继续出现症状的比例,部分原因是最初测试能力的挑战。
“在检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很难估计由于缺乏检测而未报告的病例和实际上没有症状的病例之间的差异。”论文第一作者、芝加哥大学流行病学博士生拉胡尔·萨勃拉曼尼亚说。“我们想要理清这两件事,由于纽约市是首批报告每日完成检测数量的城市之一,我们能够使用这些数字来估计有多少新冠病例出现症状。”
虽然有许多现有的模型,利用流行病学数据估计未被发现的病例数和传输速率,但这是第一个经同行评议的模型,覆盖每日测试能力和测试率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提供在美国大型城市一个更准确的新冠感染症状比例。
“将这些数据纳入模型显示,有新冠症状的个体比例在13%至18%之间。”芝加哥大学Louis Block生态和进化教授、资深作者Mercedes Pascual博士说。“不管其他所有参数的不确定性,我们都可以看出,社区中发生的传播有50%以上是来自没有症状的人,也就是那些没有症状或有症状前的人。”
虽然这一数据分析没有表明无症状个体的传染性如何,也没有说明目前在美国传播的病毒的新变种,但该模型为遵循公共卫生指南减少病毒在社区传播的重要性提供了又一支持,无论个体是否有症状。
研究人员说,这些结果还表明,公共卫生机构需要公开检测方案和数据,以便将这些数据纳入现有的传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