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的东湖科学城,首批7个湖北实验室集中揭牌,湖北科技建设开启新征程。
据了解,湖北实验室是组织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其将采取“1+N”的建设模式,由牵头组建单位联合相关领域优势力量,形成“核心 联盟”的创新格局,探索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和优秀人才吸引激励机制,赋予科学家充分自主权。
在光电科学领域,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组建光谷实验室;在空天科技领域,武汉大学牵头组建珞珈实验室;在生物育种领域,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组建洪山实验室;在生物安全领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牵头组建江夏实验室。同时布局组建的还有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已经建有542个(包含香港、澳门)。54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9个科技领域,其中,制造领域90个,占比约17%;生物与农业领域77个,占比约14%;医学科学领域76个,占比约14%。其他分别还有材料科学、信息领域、能源与矿业、地球科学、化学科学、数理科学等领域。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与运行管理模式创新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