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 让一部分人先抓住趋势

打开APP

社交、相亲、饭圈化…深圳95后买基金有多野?

深圳客

1

作者|林森  来源|深圳客(ID:szhenke)

“天啊,我的基金,绿了一周终于红了!”

“基金好红,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虽是万绿丛中有一点红,但还好坚持下来,不然就被割韭菜了。”

……

三月第1天,基民们终于发出了欢呼,虽然只是红了一点点,但总算走出了上周的苦涩期。然而看这大悲大喜的形势,不得不说这一届的年轻人买基金实在是太野了。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10日,新基金募集规模达7075.11亿。而2020年新基金募集规模到5月下旬才超7000亿,且2010年至2020年平均每年发行新基金才约9000亿。

对比即知,基金的“火”势不可挡。但上周,买基的人去被“杀”了个猝不及防。可相对“基金暴跌”的惨状,圳长却被网友们的评论逗乐了。

“我宁愿自己被绿也不想基金绿。”“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一理财,财离开你。”“原本以为是额外收入,没想到成为了每天最大的支出。”“90后的春天在哪里,这一代人,最自由,也最穷。”

1

1

随后,我采访了公司的小伙伴们,发现果然年轻人买基金,走的都不是寻常路。

“买基金长期持有,一定不会亏”,这是年轻人开始买基金的朴素观点。

其实年轻人有什么坏心思,他们只是想赚点钱。特别是在深圳,买房置地暂时与自己无关,炒股风险过高,对于小白来说太复杂,而基金可以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做投资。于是,就成为大多数90后理财的最主要方式。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原以为是额外收入,却成了每天的最大支出。

上周,脸色不太对的Lee 给我发了一张截图:“给你看看我的基金,绿得发慌,一年赚的都亏进去了”。一天最多亏3k,几天下来亏了1万+,这就是Lee 手中基金的惨状。

1

在同龄人中,Lee 对基金的投资不算少。从2018年年底买第一支基金开始到现在,Lee 手持的基金已经有17支,一共买了五万多,其中医疗类的基金最多,占了80%。

这一次,是Lee 买基金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大跌,她不安地询问周边人是要抛还是等,最后她坚持了“长期持有”的初衷:“只要你不抛,就永远不算亏;只要你不卖,就永远不是韭菜。”

当然,别看95后Lee 购买基金的年资有两年,其实还是一个小白。“17支基金都是我男朋友代买的,我很久才看一眼,只要不亏本金我就知足,这也是强迫我储蓄的一种方式。”

相比Lee ,设计师Pugss更像“疯狂跳动的韭菜”。

图片

追涨杀跌,频繁申赎。一顿操作猛如虎,一下亏了两百五。

去年年底,Pugss发现周围人神神叨叨,像是在密谋什么搞钱的大事情,后来发现大多朋友都在讨论基金。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观望,Pugss看到招商中证白酒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便入手了。

那么,Pugss有什么谜之操作呢?

好家伙,1月8日投入1000元,月底跌了两百多就赶紧抛了。“我以为我买在了山腰,结果我买在了山顶;我以为我卖在了山腰,结果我卖在了山底。”

图片

而Pugss在买基金这件事的随性还不止于此。当老基民勤勤恳恳地研究行业报告时,Pugss与多数新基民一样,选择依据来自于理财大V和朋友推荐。

“我平时会在抖音上看理财知识,然后自己做总结。”Pugss与多数人一样,喜欢通过抖音、B站、小红书、知乎等平台来获得理财知识。

基金饭圈化,从90后开始。

“全世界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不是谢广坤,而是张坤(易方达基金经理)”

“全世界最好的春春,不是李宇春,不是陈小春,而是刘彦春(景顺长城基金经理)”

“全世界最好的兰兰,不是卫兰,不是阿兰,而是葛兰(中欧基金经理)”

回顾2020年,基金真的火出了圈。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成为了大家的“爱豆”。公募历史上第一位千亿基金经理张坤,更是有了自己的超话、后援会和应援。

图片

作为公募基金绝对的“一哥”,张坤确实优秀,无论是管理的基金规模还是业绩成绩都相当亮眼。对于崇拜他的人来说,信的就是这个人,而非产品,只要跟着“爱豆”搞钱,绝对没有错。

当然,基金一跌,“坤哥”一样变成人们口中的“坤狗”。毕竟在搞钱这件事上,年轻人绝不含糊。

有趣的是,基金揽括了这一届年轻人的两大生活主题。作为新兴的“社交工具”,买基金不仅能搞钱,还能相亲。

4

前不久,基金讨论区就被相亲留言“攻陷”。有网友分析了“基金相亲”的好处:首先,百分百是真人,不用收费;其二,筛除了学历太低不会用手机的,筛除了月光族无资产无理财意识的;第三,90后占大多数甚至有00后,小鲜肉很多。倘若你条件一般,买基金的你最起码都有一颗上进的心。

更奇葩的是,大家还能从购买的基金中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甚至产生了鄙视链:要找稳重型的就去富国天惠,要找冒险型的就去招商白酒,诺安人和招商白酒可以搞个联姻……

4

基金飘红的时候可以晒收益,一片绿也没事,自有人来安慰你受伤的心灵:“收购基金大跌的心碎男孩,年轻18-25岁,长相帅气优先。基金无情人有情,大盘绿你我不绿,你的不安我来承担,哪怕全世界割你韭菜,我也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 浪漫又务实,一举两得。

6

其实旁观周围的人,年轻投资者的心态还不错。尽管一跌就“呼天抢地”,但也有大部分人持乐观态度。

“我相信,它会涨起来的,可不,今天就迎来了希望。”视频编导王畜一脸得意地秀出了自己的基金。

同样是去年年底开始购买基金的他,目前持有基金一支,每周定投1000元,现在一共投了一万多。他表示,钱放在手上没价值就是废纸。看到身边有朋友一周赚了3万,王畜满怀信心。

“作为新一代社畜,基金对我来说就是机会,说不定可以带我走向财富自由的道路。”

6图片

姜是老的辣,韭菜是新的香。有人说,年轻人入局基金薅羊毛,依然躲不了当“韭菜”的命运。

先是在暴涨的房价前心灰意冷,接着又在长租公寓的爆雷中无家可归,现在又因基金付出了惨重的智商税。毋庸置疑,“浮躁”的操作确实是年轻人成为“韭菜”的一大原因,但其实,这也不过是时代的一个小切面。

如今90后对于基金的青睐,与90年代年青人对股市的狂热何尝不是如出一辙。无论是60后的房产股票储蓄,70后的国债保险房产、80后的买房买股票,还是90后的基金打新,这些搞钱的“野蛮人”,都在一点点成熟。

而每一个年代,都永远有“新”的理财方式在登场。无论你选择什么,不要忘记了选择理性。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客(ID:szhenke),作者:林森


阅读全文
打开APP,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

提问研究员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我要提问
1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2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3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4

App文章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