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 紧跟行业趋势,免遭市场淘汰

打开APP

首次发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发现自我动态组装的三聚G-四链体结构

olivia chan

1

端粒DNA形成的G-四链体结构与抑制癌症密切相关,是优良抗癌靶点。一般情况下来说,大规模的G-四链体(GQ)主要被一个,两个或四个富含G的寡聚体折叠,很少有例外。目前被公开报道的分子间G-四链体主要为二聚或四聚结构,而经自我三聚所形成的三分子G-四链体结构还未被报道过。

近日,中国研究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展示了仅通过d(GTTAGG)在Na +溶液中的自三聚而组装的三分子G-四链体的第一个NMR溶液结构。

研究展示了三分子G-四链体(tri-GQ)的第一个NMR溶液结构,该结构是通过d(GTTAGG)的自三聚而组装而成的,在Na +溶液中并具有适度的K+阳离子耐受性。此三GQ具有两个堆叠的G型四边形,并具有新颖的三链折叠拓扑结构,折断的G柱和两个宽度不规则的凹槽。

2

(A:示意性折叠拓扑,B:由d(GTTAGG)自组装的tri-GQ的一个代表性卡通精细结构。图片摘自论文)

折叠的三分子G-四链体与未折叠的d(GTTAGG)单链之间在17°C的时间尺度上自发发生快速链交换,这两个物种在动态平衡中共存。因此,此三分子G-四链体不仅是静态结构,而是动态组装。而且,只有在高于18mM的极高链浓度下,另一个具有四聚体(2 + 2)反平行拓扑的次要四-四链体才变得明显。序列d(GTTAGG)可以看作是人类端粒DNA的读框移位单重复,或者是Bombyx mori端粒DNA的1.5重复。

多态性一直被认为是G-四链体的固有特征,该研究结果的发现将使G-四链体结构更加多样化,并可能带来更多的功能应用。

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上,题为“NMR structural study on the self-trimerization of d(GTTAGG) into a dynamic trimolecular G-quadruplex assembly preferentially in Na+ solution with a moderate K+ toleranc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nar/gkab028


阅读全文
打开APP,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联系我们

官方服务热线

研究报告订购热线:400-068-7188

产业规划项目热线:400-639-9936

客服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提问研究员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我要提问
1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2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3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4

App文章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