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 紧跟行业趋势,免遭市场淘汰

打开APP

哪些优势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创业酵母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酵研院  来源|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

公司面试、岗位能力评估中,藏着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问题:

你的优势是什么?

很多人在谈到优势的时候,要么从过去的资源、成就或个人努力上找亮点,要么按照市面上很多职场面试技巧文章来背话术。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优势?

有没有哪些优势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习惯的优势

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习惯性的优秀,因为优秀本身就是一种习惯。

春节档电影《人潮汹涌》中,落魄龙套演员陈晓萌和住豪宅的“顶级杀手”周全意外互换身份。

对于人生极其失败的陈小萌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逆袭的好机会。

然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陈小萌,并没有利用周全的钱去实现自己的演员梦,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他宁愿在吃喝玩乐的狂欢中继续颓废。

不敢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不会利用身份和财富,连做好事都闹出无数愚蠢的笑话。

另一边,失去记忆的杀手周全,误以为自己是个负债累累、多次自杀未遂、人生极其失败的龙套演员。

但他依然拥有强大的思维能力、自信心,还有控制狂一样的自律习惯。

就算身在底层他也没有绝望,反而从最基础的小事开始,一点一点拼合崩塌的人生。

周全把陈小萌原本用来“丧”的时间拿来收拾房间、兼职赚钱还债、认真记账做人生规划。他分析提升演技的方法,在片场工作毫不惜力,最终获得了导演的赞赏。

普通人都梦想过人生逆袭,但实现人生逆袭最重要的不是财富、不是机遇,而是习惯。

拥有好的习惯,一地鸡毛的人生也能逆风翻盘。

没有好的习惯,财富地位送到你眼前,你也只能停留在原地。

习惯,既是你人生发展的踏脚石,也是你终生成就的天花板。

心态的优势

“喜欢”和“想要”是塑造我们人生习惯的两大动力。

很多人认为,想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因为喜欢。

但喜欢和想要本质上是两回事。

我们做喜欢的事总是心态从容,之后感受到的是一种平静的幸福。

但想要会让我们紧迫而贪婪的追逐欲望满足后的快感,这种感觉持续时间很短。

如果“想要”的感觉不能立刻被满足,就会带来无尽的焦虑,而满足之后很快就会让人感到莫名的空虚。

因为喜欢而养成的习惯,给我们一种克制和自觉的心态。

因为想要而养成的习惯,本质却是上瘾。就好像很多人5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你不一定喜欢这样,偏偏就是停不下来。

同样是这种“想要”的感觉,会让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想要的结果上。

一方面我们会变得极度高效、专注,更“狼性”。另一方面我们也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注意新变化和新机遇。

在高度专注的压力和对完成目标的巨大渴望之下,我们的判断力很容易出问题。

如果你手里拿着锤子,就会看什么都是钉子,你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也退化成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通猛砸。

判断力被局限,决策容易出现错误,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是典型的“稀缺心态”。

而那些因为喜欢而养成的习惯,比如长期主义、客观、好奇、想象力和共情能力,让我们在终其一生的事业和生活中耐得住、能放下,坚守价值观和底线,不会因小失大。

成长的优势

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强大,的确是优势。

但在一项专业技能上非常优秀,并不是你独一无二的个人优势。

只有深耕专业技能,同时学习一些有成长性、拓展性的技能,拥有跨领域的认知,让自己成为“T型人才”,才是你独一无二的优势。

这种优势,就是成长的优势。

什么叫做有成长性或者拓展性的技能?就是那些能嫁接到任何专业技能上,能随意跨领域的能力,比如写作、沟通和演讲技能。

这些技能可以让你的专业技能锦上添花,同时帮助你获得上司的赏识,从普通员工中脱颖而出出。

而跨领域的认知,就是去了解你专业领域之外的思维方式,让你的成就破圈。

为什么很多管理出身的创业者,能在高度专业化的领域创业成功?

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产品经理,本身不懂技术却能无障碍沟通?

为什么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本职却是数学家或社会学家?

因为他们都拥有跨领域的认知。

拥有跨领域的认知,就是在你的专业能力上做乘法,会让你的能力成长速度成倍提升。

思维的优势

工作拖延、沟通不畅、考虑问题不周全、没有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

听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大概率是因为思维方式有问题,没办法把道理转化为可以落地执行的行动,也无法从行动中总结经验,变成你自己的成功方法。

想做能成事的人,首先需要有结果导向的思维。

分析一件事情,先想好你要达成什么结果,再从结果来反推你要采取什么行动。

在通过反复练习,让这种思维成为你的习惯,最后变成深入潜意识的直觉。

当你能不假思索的使用结果导向思维,你就拥有了结构化思维的基础。

当别人还在困惑,或者盲目的查资料的时候,你已经从千头万绪的问题和事件中,敏锐的分析梳理,抓出重点,并针对问题重点思考最有效的对策。

思维的能力,是贯穿我们一生的成长基石,是让我们从容面对一切困境,在面对巨大诱惑时保持理智的基础。

这种能力,需要长期持续的练习。

让喜欢变成热爱

因为想要而养成的好习惯,是高强度高压力的短跑比赛,因为喜欢而养成的好习惯,是沿途充满风景的马拉松长跑。

我们的短期提升靠“想要”,长期提升靠“喜欢”。

所有的长期主义,背后都是“喜欢”带来的从容心态。

但是有句话说得非常对,“把喜欢的东西变成事业,你会很痛苦”。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保持激情,重复常人无法想象的高强练习却不会厌倦。原因是他们把因为喜欢而养成的好习惯变成了热爱。

因为热爱,我们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没有优秀的习惯,无法培养良好的心态,没有成长性的技能,无法形成思维的优势。

而最重要的,就是把喜欢变转化为热爱,让你的人生充满激情,才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获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创业酵母(ID:chuangyejiaomu)


阅读全文
打开APP,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联系我们

官方服务热线

研究报告订购热线:400-068-7188

产业规划项目热线:400-639-9936

客服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

提问研究员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我要提问
1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2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3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4

App文章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