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 紧跟行业趋势,免遭市场淘汰

打开APP

南山人均GDP超香港,但人均收入只有1/4

未来城视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未来城视(ID:wscgdz)

近日,深圳统计局公布了2020深圳各区GDP,若按人均计算,南山的人均GDP高达42万元人民币,已经超过多数发达国家。

1

01. 福田人均贡献只有南山的68%

尽管今天不少老深圳人依然坚定福田是深圳绝对中心,但数据表明:南山的人均产值已经大幅超过福田。

2

“南山搞科创,福田搞金融”是一句深圳人耳熟能详的话了,金融和科技创新都是一个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然而,现在无论是战略重点还是实际效果,好像都偏向科创。

近日,2021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足以证实科技的战略地位。

腾讯和华为对南山和龙岗的人均GDP拉动,足以证实科技企业带来的实际经济效果。

近些年来南山稳压福田,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福田未来想要超过南山的几率微乎其微。

不仅如此,福田还要面临着龙岗的挑战。

02. 福田重回老二

深圳人似乎已经不在乎GDP,他们习惯了快速发展,每年增长的数据竟有些索然无味。

不过,龙岗和福田的第二之争,或许能映射时代的趣味。

3

早在15年初,福田还是稳居第二,于2017年被龙岗以38亿元的优势反超,随后两年差距逐渐扩大。

这种差距来自于两区的高新技术发展。龙岗的高新技术产值、高新企业一直在飞速增长当中,福田则是在原地踏步。

333

福田由于高地价、高租金,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更划算的龙岗,再加上高房价逼退高新技术新人才,以及龙岗政府更倾向于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等原因,导致了福田高新企业几乎毫无增长。

不过,由于去年疫情的影响,龙岗作为深圳工业第一大区,制造业遭受重创,第一季度GPD下滑了4.6%,今年的增幅也仅为1.1%。

在疫情阴影逐渐退散后,今年福田又得面临小老弟的挑战了。

03. 深圳终于成全国最能“搞钱”城市

尽管深圳老是自诩“最能搞钱”城市,但10年来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一直在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和鄂尔多斯间徘徊。

今年,深圳终于以人均GDP20.59万元力压克拉玛依,成功登顶。

3

这意味着,深圳人在全国范围之内是对国家贡献最高的个体。

回想当初1979年时深圳GDP仅有1.96亿元,到如今的2.7万亿,足足翻了14000倍!

这是深圳这几代人为深圳的发展付出了多少努力,科兴科学园耗了多少电量,年轻人牺牲了多少发量才有的结果,人均GDP+总GDP这份成绩单,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04.深圳为什么能创造这么多钱?

什么人最能创造财富?

未恋爱、未婚以及未育的年轻人。

2019年,深圳有1112.8万人在缴纳养老金,也就是说,这座城市83%的人在工作,而且都是年轻人。如果算上流动人口,这个数字可能更高。

但是,深圳的人均收入并不高。对比香港和美国,深圳收入/GDP比值仅有0.31,远低于美国和香港。即便是南山区7.9万元/年的人均收入,也只有香港34.5万元/年的四分之一。

3

图中圆形的面积为GDP/收入的值。深圳给市民的“饼”最大。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不需要用那么多的钱来搞建设发展,老百姓能从自己创造的财富中获得更多。当然,另一方面也是第三产业占比高导致的全社会利润率高。

按照国际银行标准高收入12000美元/年来看,深圳3万美元的国民总收入(包括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早已达到高收入国家阶段。

但是,深圳实际上的可支配收入9538美元,勉强只能称得上人均中等收入水平。

你可以理解为,人均只有中等收入的一批又一批来客,把这座城市推向了名义上的“高收入城市”。

显然,这些“名义收入”,可能只会流向少部分人的口袋。

拿代表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来说,5年前上海交大民情研究中心做过一次抽样调查,深圳基尼系数为52.6%,超过大部分国家的峰值。(该数据没有官方统计,仅参考)

3

(基尼系数单位为%,图表来自于《发展阶段与结构转型:基于不同收入阶段的比较》兰州大学学报2021.1)

大部分国家的基尼系数峰值都出现在中等收入阶段,迈过这个坎就会相应降低。

由此来看,深圳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阅读全文
打开APP,享受沉浸式阅读体验

联系我们

官方服务热线

研究报告订购热线:400-068-7188

产业规划项目热线:400-639-9936

客服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提问研究员

一键提问研究员,零距离互动交流

我要提问
1

App数据库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2

App问答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3

App报告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4

App文章能为你做什么?

看看用户怎么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