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分子科学前沿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ID:Polymer-science)
2016年11月12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人员在ACS Nano上发表题为“High-Capacitance Mechanism for Ti3C2Tx MXene by in Situ Electrochemical Raman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利用电化学测试结合原位拉曼光谱研究了Ti3C2Tx电极在含有三种不同阳离子的硫酸根离子的水溶液中的充放电过程,以理解Ti3C2Tx-MXene的电容机制。结果表明,Ti3C2Tx-MXene在酸性电解液中的优异电容源于表面官能团键合/脱键诱导的赝电容以及具有离子交换特征的电荷存储。2021年3月23日,该文章被撤稿,原因是文章涉嫌操纵数据,包括图2C、2D和S6中的重复拉曼光谱。这些担忧使文章的结论受到质疑,而且意义重大,足以使人们对该工作的主要发现产生怀疑。
图2 (c)和(d)中的G光谱相同、F光谱也相同;(d)的D光谱和E光谱相同。
图S6(a)中H和C相同,G和D相同。(b)中C、E和H相同,D和G相同,I和B相同。
2018年4月2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人员在ACS Nano上发表题为“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and Interlayer Water Determine th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ance of Ti3C2Tx MXene”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利用不同浓度(6、15 mol/L)的HF水溶液刻蚀Ti3AlC2前驱体制备了两种Ti3C2Tx-MXenes,并对其结构特征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含量的含氧官能团(涉及键合/脱键诱导的赝电容)和MXene夹层之间更多的高迁移率水嵌入,低浓度HF刻蚀的MXene电极的电容明显增大。2021年3月23日,该文章被撤稿,原因是图3中的数据与2016年11月12日发表的文章(即上文)重复,数据存在严重不规范,这些担忧足以引起人们对该工作主要发现的怀疑而被撤回。
做科研一定要把数据存储、管理好,避免因误用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影响学术声誉。
参考文献:
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1870
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1871
3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5A334975A4DDE0DE599B6CC6AF002D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高分子科学前沿(ID:Polymer-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