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iNature
微信号 :Plant_ihuman
全身性胰岛素敏感性表现为昼夜节律,醒来时出现峰值。这种时间模式的基础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1年3月24日,山东大学陈丽及贝勒医学院Sun Zhen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REV-ERB in GABAergic neurons controls diurnal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视交叉上核(SCN)中的GABA能(产生γ-氨基丁酸)神经元(SCNGABA)中的核受体REV-ERB-α和REV-ERB-β(此处称为“ REV-ERB)可以控制胰岛素介导的小鼠肝葡萄糖生成抑制的昼夜节律,而不会影响规律的明暗周期的昼夜进食或运动行为。
总之,该研究发现了REV-ERB介导的SCNGABA依赖性途径,是小鼠肝胰岛素敏感性昼夜节律的基础,具有潜在的用途,可用于进一步研究人类2型糖尿病的延长黎明现象。
全身性胰岛素敏感性表现为昼夜节律,醒来时出现峰值。这种时间模式的基础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在这里,该研究显示了视交叉上核(SCN)中的GABA能(产生γ-氨基丁酸)神经元(SCNGABA)中的核受体REV-ERB-α和REV-ERB-β(此处称为“ REV-ERB)可以控制胰岛素介导的小鼠肝葡萄糖生成抑制的昼夜节律,而不会影响规律的明暗周期的昼夜进食或运动行为。
REV-ERB调节参与SCN中神经传递的基因的节律性表达,并调节SCNGABA神经元的振荡激发活性。醒来时化学上刺激SCNGABA神经元会导致葡萄糖耐受不良,而恢复SCNGABA神经元放电或REV-ERB表达的时间模式可以挽救由REV-ERB耗竭引起的时间依赖性葡萄糖代谢表型。
在糖尿病患者中,醒来后血糖水平升高是“延长黎明现象” 的特征之一。与没有延长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具有延长黎明现象的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出REV-ERB基因表达的时间差异。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昼夜节律如何调节肝胰岛素敏感性的昼夜节律的机制性见解,对2型糖尿病的延长黎明现象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58-w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iNature(ID:Plant_ihuman),作者: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