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拥有一支神奇的画笔,用这支神笔画出来的东西都能成真。如今,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以直接将笔画的2D图形转换成3D图形的技术。
三维设计是显著提升企业的设计效率、响应市场需要的有效利器。但3D制造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相对二维而言更加缓慢和复杂。于是,科学家希望通过2D向3D的转换来打造3D结构,实现的载体便是二维空间中最常见的思想表达工具——笔。
这种2D-3D 转换技术基于一种形变机制,研究人员将这种机制称为「表面张力辅助转化」(surface tension–assisted transformation,STAT)。当用画笔画下形状、油墨变干成膜后,受到表面张力驱动的油墨膜会选择性从“画板”上剥离下来。
这种“画板”可以是玻璃的,塑料的,也可以是陶瓷、金属等各种材料的。“画板”也不一定必须是平整的表面,石头和叶子上也可以进行3D制造。此外,还可以在传统 3D 打印系统难以打印的位置操作,例如,研究团队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上画下形状,最终设计出了“克莱因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法还可以与现有的批量生产印刷品技术相结合。通过2D形式批量打印物品,然后再转化为3D形式。
当然,该团队也表示,这项技术还需要改进。例如,只有能够承载导电组件,才能将该技术用于建造诸如太阳能电池板之类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