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致敏反应是指人体对花生抗原物质产生的由lgE介导的不良免疫反应,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当过敏患者食用花生后,机体对抗原呈反应性增强状态,并诱导IgE反应。
当再次食用花生过敏原时,已有的IgE就会直接识别并结合这些物质,从而诱导细胞释放出组胺、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机体在某一组织、器官,甚至全身出现功能丧失。
花生过敏的症状包括血压降低、面部和喉咙肿胀,这些都会阻碍呼吸,从而导致休克。据了解,预计有600万美国人可能患有花生过敏,每年有数百人因此丧命。一项新的研究可能会改变这一现状。
通过使用来自多个地点的患者数据,一个研究小组使用数学模型来估计“引发剂量”,即在一定比例的花生过敏患者中,花生蛋白导致或引发过敏反应的量。
该研究回顾了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481名患者的反应,这些患者在受控的临床环境中暴露于不断增加的花生蛋白水平,直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在1%的花生过敏患者中,引发过敏反应的剂量为0.052毫克花生蛋白,约相当于一粒盐的重量。据计算,5%的患者的诱发剂量为0.49毫克花生蛋白,约相当于一粒糖的重量。
该发现发表在学术期刊《食品和化学毒理学》上。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ct.2021.112125